初冬時節,暖陽高照。11月14日,記者在位于漁洋鎮的楚螺香食品有限公司粗加工車間看到,十來個工人正在沖洗新鮮上岸的田螺,將帶有雜質和不完整的田螺挑揀出來。
據介紹,這里每天可處理田螺10多噸。經過粗清洗的田螺將在清水里浸泡24-48小時,待泥沙完全排出后,再進行剪尾、烹煮調味、包裝等處理,銷往全國各大市場。
“我們深加工生產線于2020投產,目前擁有醬香、香辣、十三香等多種口味,今年9月份開始收螺,截至10月底,產值已過700萬。加上鮮活田螺和田螺半成品,公司銷售額已經突破1000萬元。”該公司董事長謝紅模告訴記者。
瞄準田螺加工市場的空白,2018年,漁洋鎮積極招引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謝紅模回鄉,在七一村創辦了集田螺加工、經銷調味田螺預制品于一體的楚螺香食品有限公司。經過幾年發展,公司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,銷售網覆蓋全省多地。
隨著企業發展的需要,謝紅模在漁洋鎮黨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成立了“一畝地田螺養殖專業合作社”,嘗試在蝦稻田里養螺。
“田螺適應性強,生長期、收獲期與小龍蝦大致相同,蝦農為保證小龍蝦正常生長,會在蝦池里投放過多的餌料,田螺恰恰可以消化這些過剩的餌料,起到優化底質、凈化水體的良好作用。”謝紅模介紹。
通過外出考察、自主探索和水產專家的指導,2019年底,謝紅模順利突破技術瓶頸,在蝦稻池里投放螺苗,再利用田埂上的土地種植油菜,實現“一田四收”。自此,“蝦-稻-螺-菜”立體種養模式應運而生。
目前,合作社吸引了周邊38戶養殖戶加入,發展了立體種養基地500畝。通過統一的技術、管理、包裝和銷售,養殖戶實現年增收5000余元。
“就今年合作社養殖和公司銷售情況來看,基本實現了產銷兩旺。為提高產能,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立體種養面積,不斷完善養殖模式,并在今年年底,將田螺深加工改造成全智能化設備。同時豐富產品研發,不僅要有新的調味小龍蝦產品,還計劃引進釘螺品種,讓產品由單一向復合型轉變。”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,謝紅模信心十足。